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简介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简介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是中共河北省委培训领导干部和优秀中青年干部的学校,是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的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省委、省政府新型高端智库,是省委直属事业单位。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始建于1949年8月1日,由冀中、冀南、冀东三个区委党校合并而成,校址设在当时省会保定原冀中党校旧址。1955年11月迁址至石家庄东郊。“文革”初期停办,1971年9月复校,校舍暂时借住当时的省滹沱河五七干校。1972年3月在现址进行建设,2004年至2009年进行了改扩建。河北行政学院成立于1987年,最初与河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现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三校合一。2000年4月11日,经省政府批准,河北行政学院从河北经贸大学划出,在化工部石家庄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重新组建,同时挂河北管理干部学院牌子,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

  2018年10月,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根据《河北省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方案》,将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的职能整合,组建新的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主要职责是: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培训厅局级领导干部、县处级领导干部、优秀中青年干部、国有重点骨干企业负责人、省管高校负责人、乡(镇)党委书记、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理论宣传骨干、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有计划地开展公务员培训,受省委委托,举办各类专题研讨班,结合河北实际,研讨中央提出的重大理论、战略和方针政策问题。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对学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党性教育,教育引导学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锻造过硬党性,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发挥理论建设重要阵地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中走在前列。发挥新型智库作用,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以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承担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服务,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对干部进行学历教育。对全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进行业务指导,承担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领导干部和教研骨干的培训,组织编写党校(行政学院)基本教材。以多种方式开展同国(境)外学术研究机构、智库、政党、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等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参与省委关于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政策以及干部培训计划的制定工作。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目前设北、南两个校区。北校区位于石家庄市学府路9-1号,占地28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崇学楼(综合教学楼)、尚思苑、笃行阁(学员宿舍楼)、办公楼、文体活动中心及学员和教职工餐厅;南校区位于石家庄市槐中路516号,占地65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学楼、综合楼、餐饮中心和3栋学员公寓。两个校区可同时容纳1250人在校培训。内设30个正处级单位,现有教职工54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9人,正高级职称73人,副高级职称86人,博士学历39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含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培养期内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11人,省宣传文化系统燕赵文化英才2人、“四个一批”人才7人,培养期内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

  组建新的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开启了校(院)发展的新篇章、新征程。校(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部署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和实事求是校训,以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强力推进从严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努力打造河北理论高地,全力创办全国一流党校(行政学院),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应有的贡献。

  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廉毅敏任校长(院长)。魏四海任常务副校(院)长,闻建波、赵印良、李胜茹、张月军任副校(院)长,吴云廷任一级巡视员,姚自忠、曹社英任二级巡视员。领导机构是校(院)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