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成立于1956年10月。文革中停办,1983年恢复办学。1997年经中央统战部批准成立中华文化学院,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一个实体、两块牌子”;2004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同意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加挂“中华文化学院”牌子。2016年9月经中央批准,学院为中央统战部管理的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2018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是第一部由党中央制定的关于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党内法规。
学院的筹备、建立和发展,一直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毛泽东定名“社会主义学院”;邓小平题写“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名;江泽民题写“爱国、团结、民主、求实”校训;胡锦涛要求学院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和社会主义学院建设。2016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对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致以热烈祝贺,要求坚持“社院姓社”,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党校、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院占地84.4亩,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学习生活环境,可同时容纳1100余人在校学习培训。
近三年来,学院新一届党组紧紧围绕统一战线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着力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统一战线教育培训新机制,以政治共识为核心,以文化共识为基础,面向全体学员推出以“五史合一”为引领、“五大建设”为支撑、“大统战”为特色的模块化教学改革,面向重点群体推出中华文化“十个讲清楚”教育培训项目,开发新课90多门、编写讲义100多万字,年培训规模增加到9000余人次,培训层次、教学质量和成效显著提升,基本形成适应大统战工作格局、覆盖统一战线各领域的教育培训体系。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学院第一时间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党外人士和统战干部努力学懂、弄通、做实。
学院作为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认真落实中央统战部关于“社会主义学院要发挥好智库作用”的要求,按照国家新型智库标准,2016年7月全面启动统一战线高端智库建设。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明研究中心”为平台,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中华文明继承与创新三大研究领域12大研究方向,取得一批重要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成果。截至2018年12月,已立项课题近600项、完成实质研究370余项,创办并推出内参《专报》《交流》70多期,举办高端论坛、闭门会议等各类学术活动70多场,初步形成由100余名知名学者和学界新秀组成的专家团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创刊于1988年,现为双月刊,全新改版,着力打造政治理论名刊。学院图书馆建于1956年,现作为国家图书馆的分馆,是具有统战特色的专业图书馆。
近年来,学院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大力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制度体系和“智慧社院”建设,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建院60余年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在培养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代表人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8年,学院共举办各类班次1900余期,累计培训学员10万多人次。不断推动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实现与高校合作招收培养统一战线学博士、硕士研究生。
面向未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院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按照汪洋同志对学院工作的要求和尤权同志关于建设统一战线政治学院、培训学院和研究型学院的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探索统战教育培训规律和办学治院规律,全面深化教学科研等各项改革,扎实推进联合办学和开放办学,大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