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创新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跨越这个“重要关口”,必须激发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因此,必须对知识创新的发展脉络、内在机制、发展方向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以知识创新的新成果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知识创新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源动力
  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社会发展史可以看作一部创新活动推进史。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一词,开创了创新理论研究之先河。这一时期对创新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创新就是要将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将过去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这种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即为创新。当整个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并且因为这种“新组合”获得潜在的利润时,经济得以发展。
  知识创新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著名战略专家艾米顿1913年出版的专著《面向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中,这一概念的出现自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知识创新是对新思想的创造、演化、交换和应用,并使新思想转变成市场化的商品和服务,其目的是为了组织和国家的活力与进步。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极大地拓展了创新的内涵,从技术层面拓展到知识层面,使人们意识到创新不简单等同于技术创新,还有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等多种形式。但这一思想还是停留在较为宏观的层面,尚未涉及知识创新究竟是什么,以及知识创新发生发展的作用机理。
  知识创新真正引起组织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是随着日本在二战后30年创造经济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特别是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的崛起直接威胁美国乃至欧洲国家的产品市场,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对日本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文化进行了认真地分析总结,并以出现组织文化管理思潮为代表标志着管理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特别是野中郁次郎在20世纪90年代发表了《创造知识的组织—日美组织持续创新的动力》《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等知识管理方面的著作,系统总结了组织创新管理过程,提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组织创新模式。这些理论为日本企业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在汤森路透评选出的《2015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里,日本以40家居于榜首,超过美国的35家,在人们眼中“失去的二十年”里,日本的创新方向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创能、蓄能领域,风靡一时的特斯拉电动汽车电池由松下提供,松下、三菱等还在研发氢燃料电池,今后一旦石油供应不足,日本的创能、蓄能技术将在全世界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机器人也是日本着力打造的新兴领域,日本公司从家电业摆脱出来,在医疗、能源、机器人等领域实现突破,为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近年来,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攀升。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投入与产出呈现数量级增长,充分体现出中国的大国经济优势赋予科技创新的强大动能,我国科技创新处于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的发展阶段。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这个重大经济转型的时代,我们要立足国情韬光养晦,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跟踪模仿和外围打工,要着眼推动建设结构合理、开放竞争的自主创新体系,必须积极推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知识产权制度协调创新体系中各主体间的关系,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
  从知识创新理论研究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看,如何回归知识本源,深刻把握创新的本质,对知识创新做到更为精准的把握,对知识创新的体制机制有更为系统整体的设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更好实现知识创新对创新驱动发展进行有力推进的重大课题。
二、知识创新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如上所述,要想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落地,使知识创新真正发挥出强大动能,就必须精准把握知识创新的内在机制。对知识创新理论的认知,可以从认识论和存在论两个维度,深入阐释知识创新如何产生、组织在知识创新中起什么作用这两大基础问题。
  一是从认识论的维度把握知识创新的产生。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正是由于两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知识创新才得以发生,创新的原动力也正源于此。这一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转换的过程,包含四种不同的知识转换模式。一是共同化,指的是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是个体与他人共享自身的体验,在原有心智模式或技能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隐性知识,比如中国传统的师徒制,徒弟可以从师父那里通过观察、体验和领会习得隐性知识;二是表出化,是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采取比喻、假设、概念、命题等形式将已有的隐性知识外显成为显性知识,这一过程是知识创造的核心所在;三是联结化,是从显性知识转化为另外一种显性知识,将各种概念联结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化的知识体系,联结的媒介多种多样,比如文件、电话、会议、计算机等,联结的方式包括整理、分类、合并等,总之是对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构建并促使新的知识产生;四是内在化,是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在前面三个过程之后,个体产生新的体验,产生新的知识创新,同时知识通过共有的心智模式或技术的形式再次内化为新的隐性知识,成为隐性知识库中的新成员,作为有价值的资源沉淀下来。
  二是从存在论的维度把握知识创新中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唯有个体才能创造知识,没有个体的组织是无法创造知识的,但组织的功能向来不是创造知识,而是对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提供支持,为个体创造知识的活动提供有利情境。组织进行知识创造的过程就是调动个体内在的隐性知识的过程,组织需要不断创造新知识,并快速地将其融进新技术、新产品、新系统中,促使组织知识创新得以实现。知识创新不是对客观信息的简单处理,而是需要主动挖掘人头脑中的潜在想法、直觉和灵感,并将其综合起来加以运用。很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往往不是政府发现和培育的,而是“放”出来的,技术是难点,但更难的是对市场需求的理解,这是一个需要探索和试错的过程。
三、以知识创新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一)重视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创新实践至少包含了两条发展主线:一是“技术”,二是“人本主义”。围绕这两条主线展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更加体现出技术的引领,诸多领先技术的不可逆性打破了原有利益格局,重构产业范式,使得竞争格局焕然一新,可以预见,技术的破壁能力将在更多领域里持续发酵,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二是更加回归“人”的需求,突破技术的局限性,人文性更为凸显,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中。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时代转变中,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知识、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内涵。比如在工业社会,人们秉持的理念是“效率最大化”,而对于提高工作生产率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分工,这就要求必须将“模糊性”根除在外,将全部过程分解为若干任务或模块的做法是工业社会成功的要诀。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发现矛盾、不一致、两难、两极分化等都不是与知识背道而驰的事物,许多曾经被铲除或者必须避免的东西需要重新从融合的高度去看待和分析。从这个意义上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本主义”在创新过程中将会更加凸显。
  在创新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如何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众多实践中都可以看到,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组织层面的知识创新有效转化为个体在工作中的创新行为对组织来说仍然是个巨大的挑战,同时把个体在工作中的创新意愿或创意,乃至创新行为有机地整合成组织层面的创新,使组织产生更高的创新绩效,也是值得人们深入探索的问题。可以说,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是最可宝贵的战略资源。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在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实现创新就必须大规模培养和造就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深谙创新理论与方法的高级人才,同时,国家要为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创造条件,这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以知识创新研究指引创新发展方向
随着大数据、云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入发展并普遍应用,组织模式将会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未来知识创新的发展也将随着组织模式和组织理论的发展而发生新的变化。在这些新的组织理论中,自组织理论就是主要代表,如耗散结构论、协同理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都是自组织理论的成果。目前自组织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自然系统、生命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研究中,强调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动态性和复杂性,为研究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开辟了广阔前景,也为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实践提供了新空间。
  在自组织理论的视角下,知识创新展现出新面貌。人的大脑及其功能—心理系统突破了传统的“刺激—反应”等模式,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与所有的自组织系统一样具有保持自身结构相对稳定的能力和倾向。个体在后天的各种活动中,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个性化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策略、态度体系、认知结构和心智模式等,构成现实的心理结构。而在人的心理世界中存在一种指向未来的动力性变量,使得人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仅心理系统获得了现实性发展,还从中形成了理想、愿望、目标等指向未来的因素,为人的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构成了动力性世界。这就为个体行为内在动力动机提出了新的视角和观点,因此对知识创新究竟如何产生,知识创新的驱动力等研究极具启发意义。
  知识作为竞争性资源获得的关注会不断攀升,知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愈加重要,科技和以人为本的双主线、辩证的创新思考方式、系统思考与理论构建、在自组织理论视角下深入研究是未来知识创新研究的发展方向,也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必经之路。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更加强调愿景和核心价值的意义,辩证思考局部与整体、动态发展过程等,更好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三)立足具体国情推动知识创新实践
当前,我国知识创新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很强的非线性、非连续发展规律,高度压缩的科技成长动态性使得我国知识创新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已成为具有独特性的社会实验室。因此,简单应用西方学术理论于我国知识创新实践,或者简单借用西方领先技术于中国实践,就会出现不符合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
  长期以来,在知识创新乃至在各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中几乎都存在一种明显的偏好:从西方借用已有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来研究本土的现象,这个偏好有可能会放慢有效的全球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发展速度,阻碍科学的进步。就知识创新而言,我国大部分知识创新研究仍然倾向于有限情境化地使用已有的理论和概念,少有进行“深度情境化”的研究来发展新理论。但是对于西方认识论的历史可以被视为一种对究竟哪类知识更“真实”持续论战的历史,西方人倾向于强调显性知识,而东方人则偏爱隐性知识,这种对知识类型的偏好决定了东西方在创新方面的差异。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当前,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发达国家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仍然占据明显领先优势,我国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技术储备亟待加强。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进一步培育和优化。因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立足国情着力建设一个可以应对国内外挑战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知识创新的引领作用,构建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不断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