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申论考试复习重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中新干训根据时事政治整理申论备考素材:2021军转干申论政治热点:粮食安全。(欢迎大家Ctrl+D 收藏关注页面)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继续抓好生猪生产恢复,促进产业稳定发展。要支持企业走出去。要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
[提出观点]
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必须守住耕地这个根基。
[权威论述]
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习近平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习近平
要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习近平
我们的立足点、着眼点是,绝不能买饭吃、讨饭吃,饭碗里必须主要装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习近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习近平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习近平
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习近平
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习近平
[意义]
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世界上真正强大、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我们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如果粮食方面出了问题,一切都无从谈起。对粮食问题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只有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粮食安全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粮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充足,则市场稳定、人心安定。高水平、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不仅可以“为食者造福”,让城乡居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也可以“为耕者谋利”,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还可以“为业者护航”,促进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彩标题]
1.加强耕地保护 严防非农化
2.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3.牢牢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精彩开头]
示例一
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是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根基和命脉,也是重要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耕地保护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耕地作为我国最宝贵资源的战略定位,决定了我们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示例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关系十几亿人的吃饭大事。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守护好18亿亩耕地红线,让每一寸耕地成为丰收的沃土,才能更好地把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